2020-11-09
“长征路、长征南路、长征北路”位于桐梓县城为桐梓县城城区干道,属娄山关街道。南起马鞍山 G75 桐梓收费站,北止大十字政府大门处。由南向西北经马鞍山、官渡桥、南门口成“╔ ”形贯穿娄山关街道安山社区、西流水社区、官渡社区、长征社区全境以及海...
2020-11-06
“长征社区”位于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北部,东至城郊社区、南至西流水社区; 西至官渡社区;北至海校街道虎峰社区、武胜社区。辖下河小区、金环城小区、长征小区、夜郎小区、堰塘小区、大桥小区6个居民小区。长征社区辖区面积约0.9平方千米,共4408户,...
2020-11-04
“娄山关街道”,属遵义市桐梓县下辖街道,东邻茅石镇,西南接燎原镇,南与汇川区板桥镇接壤,北与海校街道相连。区域面积约73.51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6月。辖区常住人口94935人。户籍人口95702人。总人口约10万人。下辖鞍山社区、工农...
2020-11-02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位于桐梓县与汇川区交界处娄山关关口西侧,在娄山关风景区小尖山山腰处,距遵义城区约45公里。“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建于1966年,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正面横刻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遵义战役...
2020-10-28
“跟着走①”——“长征步道”“长征步道”主要位于桐梓县九坝镇境内,沿西北方向起于天池村烂坝子,经脚板山步道进入九坝镇境内,局部与楚米镇、高桥镇、花秋镇、夜郎镇以及习水县官店镇和村、黄厂、青龙村教交汇,全程约74公里,共分为两个区段七个分段。...
2020-10-26
“九坝场中革军委指挥部旧址”(又称:“娄山关战斗中革军委指挥所”、老百姓俗称为“毛军部”)位于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皂角村民组,属村民杨修爵(生于1904年8月,已故)老屋,屋旁现有一棵直径1.8尺的皂角树,较远处还有两颗千年红豆杉。杨家老屋处...
2020-10-23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于2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文五千余字,信息量很大。6个数字带你快速学习!◎三个“始终没有忘记”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
2020-10-21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
2020-10-20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一幢清末民初的西式建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分别展出的是红一方面军30位女红军,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5位女红军,红四方面军8位女红军,红二十五军2位女红军的长征事迹。习水县建立的...
2020-10-19
红军医院原名永安古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古寺约有三百年历史。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血战青杠坡,永安古寺的僧徒同仇敌忾,与红军医护人员一起担当起了救护红军的伟大责任,为浴血鏖战的红军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为挽救在战场负伤的...
2020-10-18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
2020-1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1953年,市政府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山上,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从桑木桠也移到小龙...
2020-10-12
2013年至2014年,九坝镇人民政府对九坝镇进行区域整体规划,中央红军两次路过九坝的主要路段被命名为“长征步道”。“长征步道”主要位于桐梓县九坝镇境内,沿西北方向起于天池村脚板山步道进入九坝镇境内,局部与楚米镇、高桥镇、花秋镇、夜郎镇以及...
2020-10-09
在积极参与强化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感受到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的教职员工,更
2020-09-10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准备北渡长江开创新的苏区。由于川军大量进入贵州境内围堵红军,红军青杠坡战斗失利,被迫西渡赤水河进入川滇边集结。红军在黔北和黔、川、滇边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四渡赤水转战,四渡赤水是红军在反围堵中变...
2020-09-08
松坎因北面马鞍山石壁上一颗巨松而名,始于元、明两代在此设立古驿道上的松坎驿,盛于清代川盐入黔,因这里是“綦岸”盐道水路终点,而盐号客栈林立。自元、明两朝在川(渝)黔古道上设立驿站后,逐渐兴起为集镇,由于这里是綦江河(松坎河为綦江河主源)水运...
2020-09-03
桐梓城南的官渡河桥,由于地处川黔南来北往要津,在历史的变迁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故事,成为桐梓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官渡河本无此名,也更无此桥。它的得名和河上桥的修建以及在此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一部遵义交通发展的历史,更是一段精彩...
2020-09-02
桐梓松坎镇清水溪,是川盐入黔重要口岸之一的“綦岸”的水路终点。过去由綦江船运而来的川盐最终在这里离岸,在此开始人背马驮,转辗进入贵州。这里也因盐而盛,过去有众多的盐号、客栈、戏楼等等,成为南来北往人们理想的歇脚地。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长征期间...
2020-08-31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左”倾路线的领导者,企图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这个错误的军事路线,就决定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并招致了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这次会议,...
2020-08-30
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度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阅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